天下第一陵—軒轅黃帝陵,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—第一號古墓葬。

據《史記·五帝本紀》記載:黃帝崩,葬橋山。史傳黃帝陵是黃帝自己親自選定的風水寶地。此地坐落在陜西黃陵縣橋山之巔盤龍崗上,龍從子午嶺而來,橋山像一蒼龍盤踞,氣宇軒昂,山環水抱,形如太極,黃帝陵如龍口含珠,子龍入首亥山巳向,沮水從西北乾方蜿蜒而來環繞祖陵往東緩緩而去,沮水之玄曲折,把整個明堂分成陰陽兩儀,陽儀是北面盤龍崗,陰儀是南面的印臺山,整個山形如伏踞的猛虎,在東面有一山如鸞鳳翔舞,西面有一山如靈龜守望,龍虎龜鳳四靈齊聚。
站在黃帝陵后面的龍御閣,環看四周,你會發現坐落在黃土高原之中的盤龍崗,古柏蒼翠,生機勃勃,和周圍形成鮮明的對比,周圍所望之山都是一線平山,沒有突兀的山峰,就好像在天地之間放著一個大羅盤,而黃帝陵正好是羅盤的中心,天池的位置。
風水理論認為山分五形,金木水火土,唯土最尊,橋山是巨大的土形,而黃帝陵恰恰是橋山的土腹藏金。山上有差不多萬株古柏,而五千年前黃帝親手所種的柏樹依然鮮活,這足以證明此地的非同凡響,這是我們中華民族之幸!
橋山之麓建于漢代的軒轅廟,癸山丁向兼丑未,唐代正式擴建,把每年的祭祀定為國祭。孫中山先生曾寫下氣壯山河的祭祀詞:中華開國五千年,神州軒轅自古傳,創造指南車,平定蚩尤亂,世界文明,唯有我先!